评分(实战复盘+案例拆解:APP评分功能如何做?)
admin
2024-04-12
编辑导读:回忆我们在使用一款app时,是不是收到过这样一条突如其来的弹窗“请您对我们的app进行评价”?这时,普通用户可能会一头雾水,但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者,你有研究过背后的原由与逻辑吗?本文作者对一次app评分功能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复盘,供大家一同学习和参考。
一、起因
没错,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商店评分数存在水分,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,如果不加控制,就会出现前段时间钉钉被小学生打到1星的惨案…..而刷量的成本高昂,对中小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。
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如何从产品上提供帮助呢?这时,我联想到了之前从朋友那里听说的脉脉的内部案例——利用app评分功能,邀请用户评分,一次性给其带来上千条好评。那么,这样的方法是否能为我司所用呢?我与运营、技术一起协商后,考虑到了两条风险性:
面对这些未知问题,我决定先采用MVP进行测试,根据测试结果再决定是否作为常规功能推行。
二、竞品调研
1. 功能调研
首先我们需要知道,技术上有两种评分弹窗可以选择:
他们各自有以下优势和劣势:
官方弹窗:无法调整弹窗的文案、UI界面、功能逻辑,只能采取官方的样式;无法获取弹窗上用户的操作数据;用户可直接在弹窗上进行打分传回商店,而无需跳转,转化率高
自己开发的弹窗:可以修改弹窗的文案、UI界面、自行设计功能逻辑;可以自行埋点,得到用户实际行为数据;用户不可直接打分,而是需要外跳商店进行评论,转化率较低
我们选择的是后者,因为考虑到第一点风险性,不希望差评用户能够直接对我们的app打分,而是在弹窗上做一层过滤,具体方案见下文
需要强调的是,不要采用奖励诱导的形式邀请好评,这是应用渠道不能容忍的,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下架处理
2. 案例拆解
功能规划之初,我对市面上的一些头部产品进行了调研,运气比较好的是都接收到了弹窗。因为基本都是一次性弹窗,也只有一次参与的机会,所以以下案例都是十分的稀有~
扇贝单词、豆瓣、小红书评分界面
拆解了几个案例之后,其实功能逻辑已经初见端倪了。很明显,我调研的几款产品都采用了后者,即是设计自己的弹窗界面。一旦弹出,用户有三种操作可以选择其一,即是选择好评、选择差评、以及关闭弹窗。
这时候为了防止上述的第一点风险,大家都默契(鸡贼)地对好评、差评设计了不同的操作逻辑:当用户选择好评时,跳转至app商店评分页;当用户选择差评时,不跳转而是进入下一个弹窗,并且没有返回的机会。不得不说,这样确实能够过滤掉一部分差评用户,阻止他们进一步前往应用商店
以微博在小米商店为例
那么该如何处理这部分差评用户呢?实际上,如果能从这些不满的用户反馈里,获取值得参考的有效信息,价值也是非常大的。不同于微博,让用户直接将差评反馈作为一条微博发送,我们最开始想到两种方案:
最后这两种都没有采纳,一是因为担心在线客服的应答压力激增,无法及时回复反而使用户更加不满,二是同样的留言功能,与其加载跳转至另一个页面,增加转化率,倒不如直接进入下一个弹窗,让用户的使用流程更加流畅。于是最终我们单独做了一个差评留言弹窗,用户可直接输入意见反馈,原型见下图
app评分交互原型
三条用户路径:
当然,当你的产品本身已有内置反馈功能时,也可直接使用,例如招商银行。但别忘了加上渠道识别,用于区分反馈是从评分功能而来。
招商银行的差评反馈界面为“设置”中已有功能
三、细节打磨
实际上,能从案例拆解中得出的结论已经在上述文字中详述了,但实际操作起来,会发现魔鬼都藏在细节里,需要自己在执行过程中反复摸索——提出猜想、验证猜想、迭代优化,因为认识真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,并非直线。
1. UI界面设计
虽然没有接入官方的API,但是不代表不可以设计为官方风格以假乱真
下面是我用安卓手机测试弹出的界面,可以看出微博、豆瓣、招商银行均采用了ios风格的设计,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将安卓与ios统一用了一套UI;而网易邮箱大师、扇贝单词、小红书则是个性化设计,但总体上说,以简约风格为优
我采用的是前者、类似官方的UI设计,是基于对用户心理的揣摩:生硬的风格在一款app中略显突兀,反倒能吸引用户注意力,并且让用户误以为是官方弹出,从而认真思考作答
UI风格列举
2. 弹出时刻
可以这么说,评分弹出的时刻是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。为了让更多用户留下好评,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在用户情绪的“爽点”弹出,从增长黑客的角度来看,其实就是找aha moment的过程:哪一个时刻,最能让用户感知到你的产品的核心价值?
跟运营讨论之后,了解到用户在早期的好评度普遍高于后期,于是我们在早期的众多打点中选中了几个行为事件作为测试节点,分别设置一定概率随机弹出其中之一,作为A/B测试进行对照,以便找到这个好评度最高的节点
在我的调研中发现,各家app同样遵循这个逻辑:搜狗输入法的弹出节点是,当用户完成更换第一个皮肤;小红书的弹出节点是,当用户完成收藏第一篇笔记
3. 弹出对象
如果你是一个小体量级产品,你可以直接对所有用户进行弹出,但如果你是一个上百万、千万、亿级的用户体量的产品,一定建议从灰度测试开始做起,甚至配合用户标签从更精细的维度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部分用户弹出
另外,如果你限定了一个用户的弹出次数,例如只对一个用户弹出一次,那么你还需要考虑如何标识单一用户——同一设备下多个账号是否重新计数?同一账号下多个设备是否重新计数?都是需要决策的问题
4. 弹出文案
引导性文案简单精炼即可,无需过于复杂,语气也切勿生硬,引起用户反感。如果想做得更加精细,可结合弹出时刻,设置场景化的文案
5. 后台配置化搭建
为了达到实时控制此功能的目的,我们为此开发了相应的后台,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实时打开、关闭此功能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A/B测试,实时更改弹出事件以及文案
四、量化收益
功能落地执行前,应该清楚的知道本次项目的目标,以及如何量化衡量是否达到目标。对于app评分功能来说,我们的目的有两个:
因此,弹窗界面的埋点必不可缺,同时,也要密切观察应用商店的评分动态,判断是否有正向的变化趋势
1. 埋点数据
已知三条完整用户路径:
为了得到路径中每一环节的转化率,你需要依次对每一个操作进行埋点,便于上线后观察其中的问题,作为优化依据
例如,我们在MVP时发现用户的意见反馈意愿不高,大比例用户会在此环节关闭弹窗,或者留下乱七八糟的字符,不做认真回答。对此,我们在正式上线后添加了快捷tag的功能,用户可直接选择填入到输入框里,降低填写成本。优化后,反馈内容质量果然提高了,其中更不乏有效建议
另一个发现是,我原以为关闭弹窗的用户会是绝大多数,因为我自己从来都是无条件关闭的…..但结果却出乎意料,有近半数的用户未关闭,而是参与了评价,可以看出,用户还是没有那么反感的
2. 应用评分效果
前面也提到了,评分功能只能做邀请用户打分的桥梁,实际用户进入商店是否打分、打了几分,我们是无法直接获取的,只能通过开发者后台进行统计观察,也就是我一开篇所提到的第一点风险性
为了验证是否达到提高好评率的目的,我们在MVP阶段观察了一个月的数据,发现功能上线后:
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也就是说,功能上线后评分高于没有此功能时的自然评分,第一点风险性是多虑了。
试想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,是不是只有不满的时候才会去主动吐槽?而app评分功能可以引导一部分好评用户来评分,避免低分极端化。至于具体能够提高几分?是够能否完全取代刷量?这与产品自身好评度有着密切联系,并且涉及到app store等渠道商的评分机制,存在复杂的加权平均算法,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
3. 验证是否影响留存率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